大奖快3必中单双技巧介绍

原创淮海战役:我军有一个未列入正式编制的纵队,发挥了特殊作用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4-12-21 05:19    点击次数:58

铁肩挑日月,妙手转乾坤。粟裕晚年谈到淮海战役时说:“我在解放战争的战役指挥中有三个最紧张的战役:宿北、豫东和淮海。”

“而淮海战役中,最紧张的是第二阶段。我曾经连续七昼夜没有睡觉,后来发作了美尼尔综合症,带病指挥。战役结束以后,这个病大发作起来了,连七届二中全会也没有能参加。”

许多人不理解,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主要是打黄维,粟裕不负责主攻方向的指挥重任,为什么最紧张?

但当你全面了解了当时战场的实际情况后,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
那时的淮海战场上,国民党总兵力还有6个兵团18个军50多万人,分别集中三处:江苏徐州地区,有徐州“剿总”和邱清泉、李弥、孙元良3个兵团8个军30余万人。

安徽蒙城地区,有黄维兵团4个军12万人;安徽蚌埠地区,有李延年、刘汝明2个兵团6个军10多万人。

展开剩余95%

三个战场一局棋。如何确定主要打击目标,怎样处理主攻战场同钳制、阻击战场的关系,有计划、分步骤歼灭这三部分敌人,是关乎整个战役胜负的关键问题。

对于第二阶段的任务,中央军委和战区指挥员之间经反复商讨,随着战局的发展,曾经作过多次设想和调整,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明确,不断完善。

从淮海战役发起之日开始,粟裕就一直关注着第二阶段作战对象的选择。早在1948年11月7日的电报和8日的“齐辰电”中,就提出下一步歼灭黄维兵团或孙元良兵团。

中央军委判断,打完第一仗以后,徐州之敌有南撤和不撤两种可能。

中央军委11月7日的电报中提出:“如果敌人不撤,我们即可打第二仗,歼灭黄维、孙元良,使徐州之敌完全孤立起来”。

可见,把黄维兵团作为第二阶段的歼击目标,一开始就是作为南线战略决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来的。

11月15日,中央军委指示:“第二阶段作战需待黄百韬兵团被歼灭以后,依邱清泉、李弥、黄维三部的情况,才能决定作战方针。”

粟裕鉴于第一阶段作战中,邱清泉、李弥援救黄百韬兵团行动迟缓,纵敌东援歼灭之可能性不大,则随时准备转移兵力到南线作战。

当第一阶段作战接近尾声时,11月18日,中央军委提出:在北线歼灭了黄百韬,南线歼灭了李延年、歼灭或驱逐了刘汝明之后,即可全力歼灭黄维,如像在碾庄歼灭黄百韬那样,获得一个伟大的胜利。

粟裕一面注视战场敌情的变化,一面征询其他人的意见,他曾经问张震:“黄百韬兵团被歼后,敌军可能有几种变化?”

张震说他的看法是:“一、徐、蚌、蒙三处敌军以宿县为中心对进,打通南北联系;二、黄维兵团发现有被我包围之征候,即可能向蚌埠收缩,会合李延年、刘汝明兵团,再行北进。”

“三、黄维被围攻,情况紧急时,徐州之敌可能倾全力南援。我比较担心的是第二种情况,因南面两路敌军分则弱、合则强。”

“若黄兵团按第一种情况,从蒙城地区取捷径向宿县攻击,因这一带是我们抗战时打游击的地方,从地形上讲,河流多,皆为淮河支流,又都是西北东南流向,层层阻隔,不利于他们这样的机械化部队开进与展开。如果他们先到了蚌埠再北进,对李延年、刘汝明兵团也能起到督战的作用。”

粟裕对张震的看法表示赞同,认为很有见地。

11月23日,蒋介石将刘峙和杜聿明召至南京,指责他们指挥无能,损兵折将,并决定以徐州邱清泉、孙元良兵团向符离集进攻,以李延年、刘汝明兵团和黄维兵团分别向宿县进攻,以求“三路会师”,打通徐蚌线。

在徐州“剿总”的督促下,黄维兵团比较积极,进展很快,其先头部队已到达南坪集地区,正同中野部队激战,一部已过了浍河。

24日,华野收到刘伯承、陈毅、邓小平给粟裕等并报中央军委的电报,认为因李延年、刘汝明兵团迟迟不进,而歼击黄维的时机甚好,只要黄维全部或大部被歼,较之歼灭李、刘更属有利。

粟裕、陈士榘、张震立即致电总前委和中央军委并告韦国清、吉洛:“我们首先以大力协同中野歼灭黄维兵团,对刘、李暂采阻击与歼灭其一部之方针。在北线,决心以七个纵队全力阻止徐州之敌南援,对南线的部队亦迅速作出调整。”

当天下午,中央军委来电指出:“完全同意先打黄维,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,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;情况紧急时,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,不要请示。”

接着,华野对部署作出了调整:将中野第十一纵队归还中原野战军建制;调华野第七、第十一纵队和特纵一部集结于宿县以南,准备参加对黄维的作战。

华野指挥所率第十纵队作为预备队;以韦国清、吉洛指挥的第二、第六、第十三纵队阻击固镇地区的李延年、刘汝明兵团,保证中原野战军的侧翼安全。

在北线,由谭震林、王建安指挥七个纵队监视徐州近郊的邱清泉、李弥、孙元良兵团,坚决阻其南下,以确保南线战场我军的作战行动。

11月25日,中野、粟裕等在淮海战役前线指挥所研究作战,部署部队对黄维兵团完成了合围。

此时,南线的李延年兵团惧于被歼,已撤逃蚌埠。华野决定留第六纵在蚌埠以北监视李延年兵团,野司率第二、第十、第十一纵北返宿县附近集结待机,以确保南线战局的发展。

28日,中央军委来电指出:在解决黄维后,徐州之敌有向两淮或武汉逃跑的可能。尔后,又估计敌有可能向连云港从海上逃跑。

华野立即召开会议,研究行动部署,有的同志主张把主力放在徐州以东及两淮地区,以防意外;有的主张围死徐州,不让敌军出来。

粟裕认为:“敌放弃徐州的可能性很大。如经连云港海运南逃,船只、码头都有困难,遭我尾追后背水作战,会招致全军覆灭;如走两淮经苏中南逃,该地区河川纵横,不便于大兵团行动,且均为我老根据地,难于逃脱。”

“如沿津浦线西侧绕过山区南下,则地形开阔,道路平坦,可与李延年、刘汝明两兵团相呼应,南北对进,既解黄维之围,又可集中兵力防守淮河,一举两得,故敌走此路的可能性较大。”

张震完全同意粟裕的分析和判断。他认为,战役进行到此时,敌军撤出徐州,无论从哪个方向逃,都已是强弩之末,再想退守淮河,已不大可能。

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不能让其与黄维兵团会合,影响中原野战军的攻黄行动。

因此,粟裕和张震等研究决定:“华野主力成弧形,部署在徐州以南的津浦线两侧,确保中野歼灭黄维兵团。同时,待徐州之敌离开坚固设防的城池后,准备在野战中将其一举歼灭。”

11月28日,蒋介石急令刘峙和杜聿明到南京密商,决定撤出徐州,经徐州西南的永城转到淮河以北的蒙城、阜阳地区,然后依托淮河向北攻击,以解黄维兵团之围。

杜聿明返回徐州,决定于11月30日全面发动佯攻以迷惑解放军,当天晚上秘密撤出徐州。

杜聿明对自己这一手颇为得意,自我吹嘘以神速行动决定了撤退大计。

他对邱清泉、李弥、孙元良说:“预料这次迅速决定的撤退行动是成功的。依照解放军平日作战的规律,每经过一次激烈的战役,至少有两个月以上的休整。”

“我看解放军只可能有一小部分部队留置在徐蚌地区,切断我军的补给线并牵制我军的行动,决不可能在吃掉黄百韬兵团以后,还未曾消化得了,就有持续作战的能力。兵贵神速,这次撤退的行动正钻在他们大战后的间隙中,达成预定的任务,以退为守,以救出黄维兵团为目的。”

11月28日,正逢杜聿明的母亲七十大寿。蒋介石授意在上海、徐州为杜母祝寿。刘峙请杜聿明点戏,杜用手指一点,二人相视哈哈大笑。

杜聿明点的是《空城计》。然而他的对手粟裕却并非是司马懿。

11月30日晚上,杜聿明刚刚撤离徐州,攻进徐州机场的华野第十二纵队便控制了机场。在料事如神、用兵神速的对手粟裕面前,杜聿明原自以为得计的《空城计》这下彻底唱砸了。

这时,粟裕才松了口气。他根据情况判断,敌人已经撤出徐州。

紧接着,各条渠道的情报纷至沓来:敌人已经撤出徐州,向西南方向逃窜。

当时,谭震林副政委判断,杜聿明集团主力还未走远,因杜不会丢下邱清泉单独走。华野前指决定,追歼杜聿明集团于徐州西南地区。

粟裕立即作出追歼逃敌的部署,一面上报中央军委和刘陈邓,一面下令华野各纵队火速追击。

除北线七个纵队外,又从南线抽出三个纵队以及从山东调来的渤海纵队,总共11个纵队,采取多路多层尾追、平行追击、迂回截击、超越拦击相结合的战法,全面围歼杜聿明集团30万人马。

粟裕对杜聿明集团的部署是网开三面:“你向西去也好,向北去也好,向东去也好,就是不让你向南。”

他把可以集中的兵力都用在西南方向上,其他方向都唱《空城计》。

到12月4日,只用五天时间,就把杜聿明集团30万人马团团包围在陈官庄地区,并于12月6日全部歼灭向西南方向突围的孙元良兵团。

“非常危险啊!”几十年后,粟裕谈到这次追击时说:“尽管我们估计到了他们的撤退方向,却没有想到他们撤得这么快。万一让他们30万部队撤到淮南,问题就大了。”

在粉碎敌人徐蚌线南北夹击和追击杜聿明集团的同时,粟裕还时刻关注着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,特别关心围歼黄维兵团的时间。

当时,刘伯承、陈毅、邓小平估计,三天就可以全歼黄维兵团。粟裕根据打黄百韬兵团的体会,认为黄维兵团被合围后,我军难于以野战手段迅速达成全歼,势必转入以近迫作业为主的阵地攻坚战。

黄维兵团比黄百韬兵团装备精良,战斗力强,三天消灭它是不可能的。如果时间拖长了,杜聿明再跑出来,同黄维会合,仗就难打了。

因此,对围歼黄维兵团的时间要作足够的估计。他把这一点作为部署华野钳制、阻击作战的出发点。

12月1日,总前委与华野指挥部之间的有线电话接通。粟裕刚向陈毅问好,陈便打断他的话说:“你先不要说。我问你一个问题:你们打黄百韬兵团用的是什么办法?”

原来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也遇到了围歼黄百韬兵团初期的问题,部队由运动战转为攻坚战,一时不适应,进展慢,伤亡较大。

粟裕说:“近迫作业啊!挖坑道,迫近敌人阵地,然后突然发起攻击,分割歼灭他们。”

他向陈毅详细介绍了华野在围歼黄百韬战斗中改进战法,由运动战转为村落攻坚战的情况。

陈毅连声说:“好!好!”转身对刘伯承、邓小平说:“你们都听到了吧?我看是好办法。”

刘伯承、陈毅、邓小平遂决定,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中,调整部署,改进战法,立即使用华野之七纵、十三纵(预备队)加入进攻,其战法仍采用碾庄经验。

12月上旬,华野得到情报:武汉的宋希濂兵团将要东移浦口,向蚌埠开进;蒋介石派蒋纬国带领装甲部队到达蚌埠,增援黄维兵团;杜聿明向蒋介石建议,抽调几个军空运蚌埠,同李延年、刘汝明合股北援。

而当时华野和中野两野战军分别在三个战场作战,兵力均感不足。

粟裕认为,不论杜聿明建议能否实现,即使只有宋希濂兵团赶到,我南线阻击部队必更吃紧。

万一出问题,势必影响对黄维作战。他估计围歼杜聿明集团还需要半个月到20天,可以首先集中兵力歼灭黄维兵团,然后再集中兵力歼灭杜聿明集团。

12月12日,粟裕同陈士榘、张震联名将上述意见上报刘陈邓并中央军委、华东局,建议再由此间抽出一部分兵力,以求先解决黄维,然后再集中华野解决杜、邱、李兵团。

刘伯承、陈毅、邓小平接到粟裕等人的电报,立即通过电话与粟裕等人商定,由华野再抽三个纵队和炮兵一部参加对黄维兵团的作战。

当天晚上,就由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率领南下。出发前,粟裕特别交代,缴获的武器装备,一支枪一粒子弹也不留,全部交给中野。

五天以后,即12月15日,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胜利结束。与此同时,华野又将李弥兵团歼灭近半,将邱清泉兵团歼灭三分之一。

这时,华野司令部在濉溪口附近的相王城。据当地群众介绍,相王是商汤时期的一个诸侯,最早发明了马车,他赶着马车到此建城,该城已有4000年的历史。

粟裕和张震登上相山,望着陈官庄一带硝烟滚滚的战场,听着隆隆的炮声,感受着胜利越来越近的喜悦之情。

在淮海战役过程中,特别是第二阶段的作中,深入到淮南敌后的华野先遣纵队发挥了特殊作用。

神奇的是,这个纵队当时并没有正式编制。这个纵队,是根据粟裕的指示,于1948年4月组建的,由华野司令部一个加强营侦察部队和第一、第四、第六三个纵队各抽调一个加强营组成。

孙仲德任司令员,谭启龙任政委,华野司令部侦察科长严振衡任参谋长。

粟裕要求先遣纵队在组织上适应战略侦察和敌后斗争需要,人员要精干,武器装备要精良。

按此要求,所有干部一律降一级任职,师长任团长,排长任班长,战士均为正副班长,绝大部分是共产党员。

9月24日,粟裕建议举行淮海战役的那一天,即电令先遣纵队南渡淮河,进入淮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,为大军南下和渡江作战创造条件。

11月19日,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作战发起之前,粟裕电示先遣纵队,要他们坚持淮南敌后游击战争,以配合主力作战为中心任务,协同江淮军区部队破袭津浦路徐蚌段,切断徐州之敌南逃、宁汉之敌北援的通路,钳制李延年、刘汝明两兵团增援徐州杜聿明集团和黄维兵团的行动。

先遣纵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。他们把对津浦路的破袭战贯穿于淮海战役全过程,使蒋介石始终未能发挥津浦路的作用,使李延年、刘汝明两兵团不能放胆北进,直接配合了围歼黄维兵团和阻击李延年、刘汝明两兵团的作战。

淮海战役结束后,他们又与苏皖地方部队并肩作战,在津浦路两侧阻击南逃之敌,乘机解放了合肥以及江苏、安徽两省江北大小城市,并为尔后的渡江作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。

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中,粟裕一肩挑三副重担,度过了他战役指挥上最紧张的时刻。

作为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,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,不敢稍有松劲情绪。

战场情况复杂多变,上下左右对战局的估计和处置不同,要求他独立作出判断,筹划应付各种情况的对策,频繁调整部署,及时调配兵力。

特别是黄维兵团被围,杜聿明集团未被困死之际,中央军委指令华野立即歼击李延年兵团,使他感到极度紧张。

他担心打了李延年兵团,而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尚未结束,北线七个纵队又难以完成围歼杜聿明集团的任务。

当时主攻战场与阻援战场相距仅五六十里。如果让杜聿明集团与黄维兵团打通联系,将给全局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,势必影响把蒋介石主力歼灭在长江以北战略意图的实现。

为此,他日夜守候在指挥所里,密切注视战局的发展,设想临机处置的方案,度过了极其紧张的七天七夜。

后来,李延年行动消极,我军一出动,他就后退了,没有交上火。

粟裕说:“幸亏没有交火,当杜聿明率部突围时我们才得以从南线抽调三个纵队,与北线的七个纵队,加上刚刚南下的渤海纵队,共11个纵队,一起参加兜围。在兵力使用上已经达到了极限了。”

据粟裕当年身边工作人员回忆:打起仗来,粟裕几天几夜不睡觉是常有的事。他六次负伤,两次伤在头部,有块弹片一直留在头颅内。

负伤的后遗症和过度的劳累,损伤了他原本健壮的体质,刚到中年就患有高血压、肠胃病和美尼尔综合症,经常头晕头痛,靠带着健脑器工作。

高血压、美尼尔综合症发病时,带健脑器也没用,他就用冷水浇头。在追击杜聿明集团时,有几天实在支持不住了,他不得不躺在担架上指挥。

身边的工作人员说:“粟司令就这样靠坚强的毅力坚持思考和指挥,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,是医学上的奇迹。知道什么是无私奉献、忘我工作吗?粟司令就是活的榜样!”

粟裕的指挥所位于蔡凹村北部的一个土坯房里。窗户前面有一根树枝光秃秃的石榴树。这时,粟裕心情很好。

他已经为杜聿明集团设置了层层的包围圈,杜聿明集团的30万部队已经插翅难逃。

12月12日,毛泽东并中央军委指出:“黄维被歼灭后,请刘、陈、邓、粟、谭五同志召开总前委会议,讨论剩余作战计划,并将总前委的意见提交中央。”

自11月16日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以来,五人一直没聚会,仅仅依靠刘、陈、邓、粟、谭之间的电报、电话联系和协商是不够的。

12月17日,总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蔡凹村华野指挥部召开。当天晚上,刘、陈、邓来到蔡凹,张震和粟裕在村口迎接。

会议于17日晚开始,18日结束。由于下一阶段歼灭杜聿明集团的战役势在必行,因此着重讨论了未来的渡江战役和部队重组,并决定由粟裕和张震负责起草渡江作战计划。

第二天,刘伯承和陈毅把总前委的意见带到了西柏坡。邓小平回到了中野司令部。

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,粮食供应成为关系淮海战役成败的关键问题。华野、中野、地方部队和支前民工聚集在河南、安徽、江苏交界的狭窄区域,吃饭人数达到134万,这还不包括越来越多的国民党战俘。

由于战线西进,部队调动频繁,华东、华中、中原和河北、山东、河南四个根据地缺乏统一的协调组织,粮食供应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。

早在11月23日,中央军委就指出:解决粮食问题,是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环节。粟裕及时抓住了这个重要的环节。

12月15日,他打电话给邓子恢、李达,向华东局、中央军委汇报,提议召开由华东、华中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华中代表参加的联合会议,从整体上解决粮食等问题。

中央军委、总前委采纳了粟裕的建议,任命刘瑞龙、傅秋涛为主任委员,12月26日至29日,由四个解放区、华野、中野代表出席的联合会议在徐州举行,进一步明确了各解放区的支前任务和分工合作方式,成功解决了淮海战场面临的粮食供应问题。

会后,各地一线工作步调一致,相互配合,不仅为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,部队的支援,也为战后部队的休息和过江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
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后,粟裕认为形势完全明朗,解放军有绝对优势,杜聿明集团已经被包围,绝对不可能逃脱被歼灭的结局。目前正在考虑的问题,是什么时候发动全面进攻最有利。

12月14日,为了稳定平津地区的傅作义集团,防止蒋介石迅速派平津的敌人南下,中央军委指示淮海前线的我军进攻杜聿明集团。

粟裕认为,中央军委的明智决定为淮海战场创造了一个绝佳的机会,可以对敌发动政治进攻。按照粟裕的指示,华野指挥部和政治部立即为其余部队制定了一个计划,并发布了一个对敌人发动政治攻势的指示。

12月下旬,天气突然变化,连续十多天下雪。国民党士兵缺乏口粮和炸弹,又饿又冷,所以它不得不宰杀军马和吃树皮来维持生命。

就连普通人坟墓里的棺材,都被挖出来当柴火,死亡人数因为饥寒交迫也在不断增加。蒋介石一直派飞机空投食物,每天最多派出120架次,仍然是沧海一粟,无济于事。

为了争夺空投的食物,国民党军队架起机枪互相射击。飞行员在我军向空中开火的情况下不敢低空飞行,只好在高空空投,很多空投的物品,都落到了我们的军事阵地上。

在被围困的国民党军队中,出现了用手表、戒指、银元交换大米、面粉和罐头食品的特殊市场。我军积极开展政治攻势,在火线上宣传,分发食物和传单。

除了反复播放毛泽东的“敦促杜聿明投降”外,粟裕还主持了起草给杜聿明、邱清泉、李弥的劝降信。

这些在瓦解敌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。20天之内,敌军死伤、投诚十多万人,其中敌方一位副师长率领的一万四千多人带着武器向我军投降。

经过课堂教育,投诚的蒋军士兵摘下帽徽,换上我军服装,决定火线参战。在华野发动大进攻时,杜聿明集团只剩下不到20万人,仅用了四天就全军覆没。

粟裕说:“敌人这么快就解决了,这应该归功于政治攻势的成功。”

从1948年底到1949年初,蒋介石和杜聿明一直在加紧计划行动。杜聿明一再向蒋介石建议,集结部队,保住长江以北的兵力,以现有兵力突破为最佳政策。

但是,蒋介石由于缺钱,没有机动力量可调,又由于内部矛盾,即使有兵也调整不了,只好命令杜聿明带兵突围,甚至厚颜无耻地命令使用毒气弹。

杜聿明集团奉命行动,左顾右盼,动弹不得,最后决定孤注一掷,分开突破,自己找出路。

粟裕迅速察觉到敌人的动向,估计杜聿明可能会突围。决定利用敌人的调整部署,于1月6日发动全面进攻。

从1月6日下午四点到1月10日下午四点,华东野战军仅用了4天时间,就彻底、干净利落地歼灭了杜聿明的近20万人和邱清泉、李弥的残部,抓获了杜聿明,击毙了邱清泉,只有李弥伪装潜逃了。

至此,蒋介石的所谓“五大主力”,全部被消灭。新一军和新六军在东北战场被全歼,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被歼灭,第五军和第十八军在覆灭于淮海战场。

声明: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联系删除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大奖快3必中单双技巧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